记者日前获悉,中粮集团正式启动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2.0版,将在2018年加速打造世界一流粮商。
2017年1至11月,中粮集团实现利润总额98亿元,同比增长78%,预计全年利润将超过百亿,实现中粮史上最好业绩。据中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双连介绍,2018年,中粮集团将通过完善资产布局和资本拉动,进一步突出核心主业:一方面是在粮、油、糖、棉等四大核心主业上,进一步完善全球仓储物流设施布局,加快国内外一体化整合;另一方面是将核心主业优质资产证券化,通过股份制改造,以资本为纽带拉动发展,打造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核心主业团队。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体上市,直指世界最大农粮公司。
据介绍,中粮集团2.0版本国有投资改革方案核心是回答关系厘清、架构清晰之后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如何管好资本。中粮集团党组给出的回答是,像经营普通商品一样经营资本,结合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完善资本运作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有效流动,形成产业“能进能退”的格局,把投资公司资本管理、配置和投资运营功能真正落地。
在这个方面,2018年中粮集团总部将强化资本证券化能力,把国资委授权经营的资本进一步市场化、证券化,建立“投、融、整”资本运作体系,真正履行出资人职责,从传统的国有公司经营模式升级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专业化商业模式。赵双连表示,改革之初,主要是进行专业化公司整合,捋顺产供销关系,增强业务的活力,实现业绩恢复性增长。未来将以经营资本为核心,进行战略性选择,进一步梳理18家专业化公司运营状况,通过优良资产整合,不良资产清理,实现“投、融、整”一体化,让资本投资收益最大化。
“2018年开始,我们将建立资本投资预算机制,真正将投资公司落实到位,着力提升资本运作效率特别是投资回报率。”赵双连说。
据了解,探索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从“管资产”到“管资本”,是从普通国有公司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根本性变化。在已经完成的第一阶段改革中,中粮集团围绕国有公司功能定位问题,坚定地聚焦粮、油、糖、棉四大核心主业,重新梳理资产,成立18个专业公司,走产业化经营、专业化发展的道路,重建集团管控模式,分离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实现 “小总部,大产业”,厘清了资本与资产的关系,解决了架构上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国有公司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公司。而在中粮集团的2.0版改革计划中,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将继续推动。
赵双连表示,集团除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务的核心主业外,食品、地产、金融等其他业务不强求绝对控股、不搞“一股独大”和“假混改”,并根据国资委总体部署安排,推进员工持股试点。“非核心主业,中粮不要求绝对控股,20%、30%、40%都可以,扩大混合所有制,扩大职工持股比例、持股范围,而且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化选择职业经理人,搞活机制。”赵双连说。
根据规划,2018年,中粮集团旗下18个专业化公司将全部完成股权多元化。同时,在内部经营上,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扩大市场化选人用人,引入更多职业经理人,落实市场化考核、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进契约化管理,增强活力,传导压力,激发动力,为改革试点提供人才和制度保障。
据了解,中粮集团已经将用人权、资产配置权、生产和研发创新权、考核评价权及薪酬分配权等五大类关键权力下放给18家专业化公司。2016年,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包装、中粮工科、中粮酒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持股改革。2017年,中国茶叶引入厚朴、人寿、中信农业产业基金五家战略投资者,通过战略投资者引入和员工持股双线同步推进,中粮集团持股比例由原有的100%大幅降至40%,与之相应的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很快建立起来,做实董事会,彻底告别“一言堂”。随后,中粮资本挂牌成立,通过引入北京首农等7家投资者,募集资金69亿元,并组建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中粮已有14家专业化公司进行了混改,正在推动2家专业化公司上市。
“2018年,中粮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瞄准世界一流公司,落实‘2.0版改革方案’,通过‘主业、品牌、资本’三大拉动,实现从恢复性增长转变为聚焦主业的全面增长、从传统国有公司经营模式转变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专业化发展的商业模式、从国内市场‘政策市’转变为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经营、从传统的农业贸易商转变为新型农业生产服务主体四大转型目标,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赵双连表示。(林远 王璐)